手机扫码,快速下载

到2025年甘其毛都口岸进口煤炭将达到3000万吨/年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零碳园区破解能耗制约第151002号提案的答复》。乌拉特中旗计划,到2025年,甘其毛都口岸进口煤炭达到3000万吨/年,本地洗选规模2500万吨/年,其中用于本地加工原煤从目前的200万吨增长到1150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38%,年产焦炭480万吨,甲醇48万吨;生产煤矸石180万吨,建设1座2×33万千瓦煤矸石调峰电厂,同时解决煤矸石环境污染问题,建设光热60万千瓦(储能10小时)。  重点项目方面,《答复》明确,神华巴能煤化工扩建项目拟由神华巴能在已建成的120万吨煤焦化基础上扩建360万吨焦化产能,新建3条120万吨捣固焦生产线,炭化室高度为6.25米,总规模达到480万吨,焦化新增产能指标由神华集团内部协调或外部收购解决。项目以蒙古国进口焦煤为主要原料,采用清洁能源、氢气等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进行建设,是探索焦化产业低能耗、低排放的重要示范。   同时,拟以进口煤炭洗选产生的煤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建设调峰电厂项目,通过调峰电厂与新能源电源相结合,形成更加稳定的园区新型电力系统,调峰电厂产生的电力与清洁“绿电”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共同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低成本的能源供应。   据答复介绍,依托靠近甘其毛都口岸的地理区位优势,“十三五”以来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积极发展煤炭境外矿产资源洗选加工产业,并不断向煤焦化工、金属冶炼等产业延伸,目前已形成2800万吨洗煤、280万吨煤泥综合利用、120万吨焦化、12万吨甲醇、100万吨水泥、30万吨蒸汽、31.6万吨金属冶炼等产能规模,洗煤及煤化工已成为园区的主导产业。   近五年来园区累计入洗原煤3937.7万吨,实现产值492.92亿元,实现利税13.23亿元。2021年园区洗煤企业完成产值60.29亿元,占园区总产值87%;完成销售收入75.94亿元,占园区总销售收入93%;完成税收2.29亿元,占园区总税收93%。   目前,园区运行企业33家,其中洗煤及煤化工企业13家、金属冶炼6家、非金属综合利用2家、装备制造1家、能源电力1家、天然气供应1家、水务1家、石材加工企业7家和再生胶生产企业1家。 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阅读 400 / 回复 2 / 赞 5
鄂尔多斯市:87座煤矿获得产能核增批复 核增产能超1.5亿吨

 2024年,鄂尔多斯加快构建以“煤矿建设智能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矿区生态绿色化”于一体的现代化煤矿建设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链,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煤矿产能核增手续办理,助力优质产能释放。  目前鄂尔多斯已累计有87座煤矿获得产能核增批复,核增产能超1.5亿吨/年。全市已建成绿色矿山156座、智能化煤矿130座。  截至2024年10月末,鄂尔多斯全市230余座在产煤矿、100家群矿型洗选煤厂、74座集装站(含坑口铁路)已接入智慧能源服务平台。  2024年,鄂尔多斯承担国家电煤保供任务5.9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26.8%,同时承担呼和浩特、包头、兴安盟等7个盟市及市内各旗区供热取暖保障用煤合计1058.6万吨,能源保供规模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同时依托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和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产业链,实现了煤化工产业的纵向梯度增值,成为国内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2024年1-11月,鄂尔多斯重点调度煤化工及延链补链项目23个,完成投资206.36亿元,已超额完成2024年度计划投资额。  此外探索现代煤化工与绿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耦合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技术研发和工业化应用。积极组织申报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大力推进绿氢与煤化工耦合发展。目前,全市已批复风光制氢项目9个共计517万千瓦,其中2个项目共65万千瓦已建成,绿电主要用于绿氨等煤化工产品。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阅读 34 / 回复 0 / 赞 0
2024年贵州累计调度原煤产量将超过1.65亿吨

  贵州省政府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以来,贵州省调度原煤日产量最高突破52万吨,预计全年累计调度原煤产量将超过1.65亿吨。生产煤矿中,设计产能9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达69处、产能1.07亿吨/年,数量和产能占比分别为21.3%和50.2%,较2021年底增加煤矿24处、产能0.37亿吨/年,数量和产能占比分别提升了5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近年来,该省推进“富矿精开”,坚持“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  贵州省切实加强煤炭资源规划与管控,留足找矿和开发空间,重点在毕节、六盘水、兴义地区实施一批煤炭找矿重点项目。同时,加大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前11个月,贵州省新增煤层气探矿权3个、页岩气采矿权1个。截至11月底,全省累计部署381口煤层气井、提交探明储量315亿立方米,累计部署101口页岩气井、提交探明储量380.8亿立方米。  贵州省以推动煤炭矿区总体规划修编为抓手,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实施煤矿“六个一批”分类处置,生产煤矿平均单矿规模由2021年底的年产58万吨提升到年产66万吨。2022年以来,该省新增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69个、智能化煤矿12处。  贵州省全面部署落实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全省洗煤厂年洗选能力提升到2.5亿吨左右。加快现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及超低排放改造,今年以来推进改造煤电机组26台,装机1353万千瓦。支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促进冶金焦及焦化副产品精深加工,助力煤焦化一体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煤炭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耦合转变。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阅读 22 / 回复 0 / 赞 0
铁路货物列车数+91 助力全国煤炭保供

  晋陕蒙新四省区煤炭产量占比高 供应充足  时至小寒节气,下周又将迎来一轮低温天气。面对季节性用能高峰,供给端的煤炭保障情况如何?能否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了解到,2024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3.2亿吨,同比增长1.2%,产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煤炭进口量4.9亿吨,同比增长14.8%。全国煤炭供应十分充足。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 张宏:从主要产煤省区看,晋陕蒙和新疆四省区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1%左右,调出量占全国跨省区调出总量的95%左右,对保障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发挥了重要的支撑性作用。  煤炭供需“三高一降” 优质产能持续释放  专家表示,从煤炭供需形势看,去年以来,全国煤炭供需呈现“三高一降”的特点。“三高”,即国内煤炭产量稳定增长、进口大幅增加、库存保持高位;“一降”,指价格持续处于合理区间并稳步回落。截至去年11月末,火电厂存煤可用约32天,为迎峰度冬、保暖保供提供有力支撑。  在山西朔州一家煤炭企业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井下作业面的开采实况,企业通过采用主采工作面+辅采工作面的“双面配采”的方式,煤矿日产量达到1万吨。目前,累计生产煤炭360万吨,圆满完成保供任务。  山东能源西北矿业大恒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营销管理中心主任 冉国锋:支架精准放煤、端头设备顺序自移等自动化工艺,5人就可实现工作面全部操作。公司投入1700多万更新迭代选煤设备,降硫0.3%,有效稳定了保供煤的热值和品质。  煤炭产能创出新高的同时,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江苏徐州的这家煤炭企业最近新建成了一座热电厂物料仓储干化仓库。该项目不仅可以增加存煤量还可妥善处理和掺烧煤泥副产品,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记者在现场看到,潮湿的煤泥通过给煤上料、翻抛布料、干化收集等工序以后就变成了干燥的优质燃料。  中国中煤大屯公司热电厂厂长 梁峰:该项目年处理煤泥约30万吨,主要采用太阳能干化和热干化(地暖)的方式对煤泥进行烘干处理,每年利用煤泥置换原煤约19万吨,节省燃料成本约5000万元。  全国铁路今日调图 提升疆煤外运能力  从全国范围看,2024年保暖季,电煤运输能力实现优化提升。今天(5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又进一步提升主要货运通道能力,为煤炭供应提供支持。  在内蒙古的这家煤炭企业的装车站,2台全自动装车卸料溜槽繁忙运作,管道内的原煤定量后装车运出,一列满载3600吨煤炭的火车缓缓驶出,运往长春、四平、本溪、抚顺等地。  国家电投内蒙古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总经理 贾宏君:目前,我们公司每日原煤产量可达8万吨,外运装车日运量在15列火车,满载5万吨电煤,煤炭库存量35万吨,在极端天气下仍可满足连续7天的外运需求,全力保证冬季煤炭稳定供应。  从全国范围看,2024年保暖季,电煤运输能力实现优化提升。电煤运输方面,铁路部门发挥大秦、浩吉、瓦日等重载铁路作用,提高重载铁路列车开行对数。在集通铁路、兖石铁路等线路,增开普通货物列车63列。5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全国铁路货物列车总数将达到22859列,较现图增加91列。兰青、陇海、兰渝铁路分别增开货物列车6列、10列、10列。大宗直达货物列车将超过400列,为冬季能源保供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阅读 28 / 回复 0 / 赞 0
正在加载,请稍后...

反馈信息

回复内容

举报内容

绑定手机号后,继续操作

6-20位字符,必须包含英文字母或数字

修改用户名和头像后,继续操作

    续费
富文本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