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快速下载

到2025年甘其毛都口岸进口煤炭将达到3000万吨/年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零碳园区破解能耗制约第151002号提案的答复》。乌拉特中旗计划,到2025年,甘其毛都口岸进口煤炭达到3000万吨/年,本地洗选规模2500万吨/年,其中用于本地加工原煤从目前的200万吨增长到1150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38%,年产焦炭480万吨,甲醇48万吨;生产煤矸石180万吨,建设1座2×33万千瓦煤矸石调峰电厂,同时解决煤矸石环境污染问题,建设光热60万千瓦(储能10小时)。  重点项目方面,《答复》明确,神华巴能煤化工扩建项目拟由神华巴能在已建成的120万吨煤焦化基础上扩建360万吨焦化产能,新建3条120万吨捣固焦生产线,炭化室高度为6.25米,总规模达到480万吨,焦化新增产能指标由神华集团内部协调或外部收购解决。项目以蒙古国进口焦煤为主要原料,采用清洁能源、氢气等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进行建设,是探索焦化产业低能耗、低排放的重要示范。   同时,拟以进口煤炭洗选产生的煤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建设调峰电厂项目,通过调峰电厂与新能源电源相结合,形成更加稳定的园区新型电力系统,调峰电厂产生的电力与清洁“绿电”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共同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低成本的能源供应。   据答复介绍,依托靠近甘其毛都口岸的地理区位优势,“十三五”以来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积极发展煤炭境外矿产资源洗选加工产业,并不断向煤焦化工、金属冶炼等产业延伸,目前已形成2800万吨洗煤、280万吨煤泥综合利用、120万吨焦化、12万吨甲醇、100万吨水泥、30万吨蒸汽、31.6万吨金属冶炼等产能规模,洗煤及煤化工已成为园区的主导产业。   近五年来园区累计入洗原煤3937.7万吨,实现产值492.92亿元,实现利税13.23亿元。2021年园区洗煤企业完成产值60.29亿元,占园区总产值87%;完成销售收入75.94亿元,占园区总销售收入93%;完成税收2.29亿元,占园区总税收93%。   目前,园区运行企业33家,其中洗煤及煤化工企业13家、金属冶炼6家、非金属综合利用2家、装备制造1家、能源电力1家、天然气供应1家、水务1家、石材加工企业7家和再生胶生产企业1家。 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阅读 424 / 回复 2 / 赞 5
1-2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3.01亿吨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加强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煤炭主产区到京津冀、东北、西南地区等重点方向的煤炭装车组织,发电供暖用煤运输保障有力。  1-2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3.01亿吨,其中电煤2.32亿吨,铁路直供电厂存煤保持较高水平,助力各地迎峰度冬。  除煤炭外,对国计民生重点物资优先保障、应装尽装,特别是春节后加大粮食和春耕物资运输保障力度,开辟绿色通道,确保高效送达,2月份粮食、化肥农药发送量同比分别增长33.2%、2.7%。  此外,还大力发展物流总包服务,主动融入企业供应链,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聚焦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与4家航运企业合作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服务,进一步简化运输环节、压缩运输时限、降低全程物流费用,与9家商业银行合作开展铁路物流金融服务,帮助客户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1至2月,国家铁路完成集装箱运量1.29亿吨,同比增长14.6%。  整体来看,今年1-2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6.22亿吨,同比增长2%,日均装车17.5万车,同比增长3.5%。  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加快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持续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优化铁路物流产品供给,提升物流服务品质和效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运输保障。(中国煤炭市场网)

阅读 58 / 回复 0 / 赞 0
三月底炼焦煤价格有望止跌企稳

  2月,国内炼焦煤价格延续弱势下跌走势。分煤种来看,截至2月底,安泽低硫主焦精煤、灵石中硫肥精煤、长治贫瘦精煤以及甘其毛都口岸蒙古国5号焦原煤每吨价格分别为1300元、1150元、950元和870元,部分煤种价格已跌至2020年以来的低点水平。  国际炼焦煤市场下跌速度慢于国内。1月初,海运澳大利亚一线主焦煤、非澳一线主焦煤和二线主焦煤每吨到岸价分别为210.6美元、196美元和166.5美元。印度限制进口冶金焦及澳大利亚降雨天气影响港口发运等,对远期价格形成一定支撑。截至2月底,以上品种每吨价格分别为199.35美元、177美元和153美元,累计跌幅分别为每吨11.25美元、每吨19美元和13.5美元。  对于3月和4月的炼焦煤市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供应方面,煤矿维持高产。不过,随着煤价重心不断下移,少数煤矿已跌至成本线附近,可能存在停产、减产情况,尤其是民营煤矿。鉴于3月至4月煤价继续下跌空间有限,短期内对整体供应影响不大。进口煤方面,3月至4月,进口量有望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且高于1月至2月的平均水平。蒙古国煤方面,三大口岸通关预计会恢复至高位,日均通关有望达到1800车以上,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从全年进出口量来看,2024年我国从蒙古国进口炼焦煤5679万吨,今年蒙古国计划增加对我国煤炭出口量,其中炼焦煤有望达到6000万吨至6500万吨。1月至2月进口量处于偏低水平,3月至4月有望冲量。二是二季度两国长协价格有望每吨下调9美元到10美元,至每吨60美元,折算到甘其毛都口岸成本价格约为720元,相比1月至2月,价格优势显现,国内进口贸易商拿货或将更加积极。海运煤方面,考虑到进口利润倒挂、国内市场需求等,3月至4月,海运煤进口量可能会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高于1月至2月的进口量。一方面,1月至2月,从进口利润上看,海外一线主焦煤到港价与国内同品质煤种相比,价格持续倒挂,下游拿货少,3月至4月到港量将逐步递减。另一方面,市场参与者对国外炼焦煤需求有所期待,不论矿山还是贸易商挺价意愿均较强,预计3月至4月国外远期期货价格依然处于偏高水平。需求方面,3月至4月是传统需求旺季,同时建材处于低产、低库存状态,需要增加铁水产量满足需求,原料刚需也会随之回升。不过,部分钢厂对铁水增产较为犹豫。整体来看,铁水有增产预期,预计增产节奏较为缓慢,对原料驱动可能不强,下游钢焦企业对炼焦煤的补库意愿仍然偏弱。另外,进入4月,考虑到清明节、五一假期,下游企业可能实施阶段性补库,预计炼焦煤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价格方面,随着价格不断探底,市场看跌情绪减弱,类似优质煤种、绝对价格偏低煤种跌幅放缓,高价煤种仍有补跌可能。从时间节点上来看,3月可能延续2月小幅下跌行情;3月底4月初起,随着清明节、五一假期下游补库需求的涌现,煤价有望止跌企稳,但鉴于铁水增产有限,下游补库力度不会很大,煤价回升幅度有限。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阅读 193 / 回复 0 / 赞 1
2030年德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较当前下降3%-7%

根据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3月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到2030年,德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较当前水平下降3%-7%,但天然气仍将在德国能源供应中占据核心地位。麦肯锡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下调了预测值,但降幅低于德国经济部长期情景中的预期。这主要是因为预计由燃气锅炉向电热泵的过渡将比预期更慢,而发电和区域供热行业的天然气需求将比预期更强。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十字路口。此前,德国对可再生能源的过度依赖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和供应风险,预计由保守派领导的政府将对能源转型政策进行更为审慎的调整。麦肯锡半年期能源转型指数显示,德国能源行业正朝着预期中的转折点发展。电力企业表示,这一转型必须填补2023年核能退出以及未来几年计划退出煤电所带来的缺口。自今年1月1日乌克兰停止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过境以来,欧洲更加依赖从全球市场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麦肯锡预计,到2030年,德国天然气使用量可能降至6900-7200亿千瓦时,低于目前的7400亿千瓦时,但仍高于电网运营商根据经济部情景制定的网络发展计划中提到的5500-6500亿千瓦时。 目前,德国家庭和企业消费量占德国天然气年需求的45%,工业领域占30%,电厂占25%。麦肯锡杜塞尔多夫办事处高级合伙人托马斯·瓦伦坎普(Thomas Vahlenkamp)表示,德国对天然气的依赖可能会比此前预期的更久。报告摘要还指出,随着对液化天然气依赖度的上升,供应紧张可能导致价格飙升。尽管德国天然气使用量预计将下降,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核心地位短期内难以动摇。能源转型的复杂性和供应格局的变化将继续对德国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阅读 25 / 回复 0 / 赞 0
印度煤炭需求3年内激增20%以上

  印度煤炭和矿业部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印度煤炭需求经历了显著增长,由2021-22财年的10.2722亿吨增加至2023-24财年的12.3754亿吨,增幅超20%。  在2024-25财年,截至2024年11月,煤炭需求已达到7.8664亿吨,占上一财年总消费量的63.5%。  与此同时,印度国内煤炭产量也稳步提升,从2021-22年度的8.1921亿吨增长至2023-24年度的9.7301亿吨,三年内增长了18.8%。  本财年截至11月,印度国内供应量已达到6.5712亿吨,预示着年底印度产量可能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增长对国内煤炭供应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内煤炭占比从2021-22财年的79.7%上升至本财年的83.6%。  尽管国内产量有所提升,但进口依赖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煤炭进口量由2021-22财年的2.0863亿吨增加至2023-24财年的2.6453亿吨。  不过,本财年的数据显示出潜在的变化趋势,截至2024年11月,印度煤炭进口量为1.2952亿吨,不及上一财年总量的50%。  为实现煤炭自给自足,印度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五年生产目标,计划将总产量从2024-25财年的10.8亿吨增加到2029-30财年的15.33亿吨。  印度煤炭公司(CIL)预计仍将是主要生产商,其目标产量在此期间由8.38亿吨提升至11.31亿吨。  值得注意的是,自营采矿和其他来源的产量预计将显著增长,目标产量从1.7亿吨几乎翻一番至3.2亿吨。  为减少进口煤依赖并提升国内产量,印度政府已实施多项举措,包括成立跨部门委员会以推动替代进口煤,并开发进口数据系统。  其他措施还包括单一窗口审批、修订采矿法规以允许自营矿山增加销售、以及允许外商进入商业采矿领域参与100%直接投资。  这些努力与印度的整体战略相一致,即在平衡其作为全球第五大煤炭储量国和第二大消费国地位的同时,努力实现其可再生能源承诺。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阅读 82 / 回复 0 / 赞 0
正在加载,请稍后...

反馈信息

回复内容

举报内容

绑定手机号后,继续操作

6-20位字符,必须包含英文字母或数字

修改用户名和头像后,继续操作

    续费
富文本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