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快速下载

中能电商(跨境版)1.0.0正式上线

中能电商1.0.0于2018年1月29日正式上线。 1.0.0版本全新改版个人中心,用户可管理订单、发票、帐号、求购、供应,同时进行会员认证的申请操作。 1.0.0版本新功能介绍: ◇ 下单及订单流跟踪功能 ◇ 用户可在中能商城进行下单采煤 ◇ 生成的订单,由平台进行管理 ◇ 支持平仓交割模式,4种结算方式 ◇ 一对一业务员进行全程跟进 ◇ 支持电子合同、电子结算段、电子提货单、发票申请等功能 ◇ 支持移动端查看订单 ◇ 帮助用户管理繁杂单据和订单信息 ◇ 随时随地查看、随时随地跟踪 中能电商(www.cebcex.com)成立于2015年12月,由具有十余年煤炭国际及国内贸易经验的中能集团发起成立,是国内首家立足于跨境业务的煤炭电商平台。在2017年3月获得2000万元天使轮投资,领投方为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煤炭交易中心“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跟投方为“深国际控股有限公司(HK: 00152)”与“中信证券(SH: 600030)”旗下投资管理公司。 中能电商的交易服务团队由从业多年的煤炭专家组成,技术运营团队均来自于国内B2B行业资深企业,海外团队在进口煤领域有数十年的一线实操经验,已建立起稳定的全球资源合作关系。平台以现货交易订单为基础,重点发挥垂直产业电商的产业整合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供数据信息服务、在线交易服务、支付结算服务、仓储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优化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完善交易信用。努力将平台打造成为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一站式交易体验平台。 中能电商秉承着“为大宗商品交易做减法”的企业使命,“以技术为载体,以用户为核心,以服务为根本”,坚持“责任、创新、专注、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聚合全球资源,赋能世界动力”。

阅读 2542 / 回复 0 / 赞 9
【专题】用电量加速下滑,动力煤颓势下行

 今天上午,统计局发布十月份能源数据,10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发电53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日均发电171.9亿千瓦时,环比下降6%。  火电、风电生产放缓。10月份,火电、风电同比增长3.0%、4.2%,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0.7和9.3个百分点。水电、核电和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其中,水电因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来水增加,本月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核电由于当月有新增机组投入运行,上年同期存在停产检修机组,增速明显加快,同比增长25.1%,比上月加快12.3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得益于部分地区光照条件较好,同比增长18.8%,比上月加快15.9个百分点。  目前来看,发电量下滑颓势难改,后续进一步追踪各行业用电量数据。    昨日,动力煤期货继续下行,主力1901合约最低跌至602.4元/吨,创下8月22日以来新低,盘终收报603.2元/吨,跌17.4元或2.8%。  截至昨日沿海六大电厂库存为1727万吨,全国重点电厂库存在9000万吨以上。目前看来,沿海电厂及内陆电厂煤耗量均居于历年较低水平。在低日耗连续运行态势下,依靠长协量以及本年度进口剩余额度基本可以使得电厂维持高位库存,导致对动力煤的采购量大幅减少。此外,气象预测显示今冬将难以出现极端天气,日耗或难以提升至往年同期高位水平。  海关总署公布的10月进口煤信息刺激市场短期上行,但中期来看,供需则难现紧张局面,供需缺口未如此前预料的逐步扩大,转而逐渐缩小。沿海电厂日耗由于能源“双控”可能不会出现较大增长,更多会采购外电以及转而增加能源替代,因此需要增加对内陆电厂煤耗关注程度。

阅读 1801 / 回复 0 / 赞 1
【中能周报】国内外煤炭市场相关行业一周述评

昨日海关总署公布10月份煤炭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煤炭进口2307.9万吨,同比增加179.9万吨,上涨8.45%;环比减少205.8万吨,下降8.19%。1-10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25204万吨,同比增长11.5%。10月份出口煤炭48.3万吨,同比增加36.3万吨,上涨302.5%,环比增加30.6万吨,上涨172.88%。1-10月份,全国共出口煤炭393.5万吨,同比下降40.7%。目前来看,按照今年年初设定的进口煤配额计划,预计后两个月,月均进口煤炭配额不足1400万吨,环比降幅1000万吨左右,预计很多原进口需求将转移至国内,国内煤炭市场有望升温。产地方面受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三西”地区新增煤炭产能释放有限,从产煤省和火电企业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煤矿以销定产,“煤不落地”,煤矿库存维持低位;国家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环保督查力度,部分煤矿不得不减产、限产、停产应对检查或督查。目前来看,尽管港口和电厂库存高企,随着冬储煤时间的到来,企业加大采购力度,产地煤炭市场仍然供需偏紧。下游方面未来一周我国江淮江南西部等地降雨偏多,东部地区气温偏高,加之进博会期间长江沿线企业错峰生产等因素影响,预计短期内电厂日耗或难快速回升,短期内动力煤价格维持整体震荡,没有大幅上涨预期。今年电厂普遍采取高库存策略,加之港口和电厂的库存延续高位运行态势,动力煤市场将继续受到抑制。地方消息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11月8日发布的最新调度数据显示,10月份山东省煤矿生产原煤987.5万吨(调度数),比上月的1147.5万吨减少160万吨,下降13.94%;比同期的1119.3万吨减少131.8万吨,下降11.78%。2018年1-10月份,山东全省煤矿生产原煤10591.5万吨(调度数),同比增加22.7万吨,增长0.21%。其中,省属煤矿原煤产量8493.9万吨,同比增产305.5万吨;市县属煤矿原煤产量2097.6万吨,同比减产282.8万吨。

阅读 1663 / 回复 0 / 赞 3
【专题】2019年长协谈判开启

据知情人士最新消息,五大发电集团正携手恳请发改委协调2019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事宜,要求解除四大矿的捆绑销售。如果国家发改委采纳电企意见,预计大型煤企将减少市场采购,市场煤的量将有所增多,价格中枢可能下移,电力企业的话语权也将得到提升。现货方面目前沿海六大电厂库存可用天数已经达到35天,库存量是去年的一倍多,创下了近年新高。而同时,由于受经济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今年南方地区用煤需求量下滑,第二产业用电量较低,环比跌幅明显,六大电厂日耗持续不到50万吨。从各发电集团来看,截至11月6日,浙电和粤电日均耗煤量分别为8.2万吨和6.7万吨。浙电和粤电日均耗煤量持续在低位,是国内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低迷的主要原因。目前来看今年电厂普遍采取高库存策略,叠加今年的暖冬效应,去年冬天无煤可烧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出现。此外,港口情况也不乐观。从钢联数据来看,国内主要港口煤炭库存增量明显。截至11月2日,国内主要港口煤炭库存合计为531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942.5万吨。其中,沿海港口库存合计为433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672.3万吨;南方港口和长三角港口库存分别为3068.4万吨和1770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688.8万吨和598.2万吨。目前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在652元/吨,而去年同期价格在705元/吨。受此影响,动力煤期货不断承压下行,近期主力1901合约最低下探至621.4元/吨。笔者分析认为,短期内动力煤期货维持偏弱走势的概率较大。地方方面湖北省能源局近日透露, 预测今冬明春三个月电煤需求达到1500万吨,省能源局正积极向陕西、山西、内蒙等地区调集煤炭,保障电厂用煤需求。按照迎峰度冬电煤库存考核标准,全省各电厂在11月30日以前需达到30天的耗煤量,确保今冬明春电力供应。1-9月份,湖北全省统调电厂累计调运电煤3281.85万吨,同比增加416.75万吨,增幅14.5%;累计耗煤3341.87万吨,同比增加513.38万吨,增幅18.2%;截止10月28日,电煤库存356万吨。预计年底前煤价整体上维持区间震荡走势。后期主要关注供暖日耗回升情况。

阅读 7384 / 回复 2 / 赞 1
【专题】上市煤企第三季度业绩汇总

近日,大型上市煤企陆续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煤集团今年前三个季度公司煤炭业务销售收入594.86亿元,比上年同期480.94亿元增加113.92亿元;煤炭业务销售成本406.85亿元,比上年同期303.11亿元增加103.74亿元;煤炭业务毛利188.01亿元,比上年同期177.83亿元增加10.18亿元;毛利率31.6%,去年同期毛利率37%,下滑5.4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自产煤的减产和外购煤采购价格的提升。期内,销售自产煤5380万吨,按年下跌4.2%,单计第三季销量为1870万吨,同比和环比都持平,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08.03元╱吨,比上年同期201.00元╱吨增加7.03元╱吨,增长3.5%。第三季平均单位售价为515元/吨,同比增长7%,环比二季度下跌1%。 神华集团前三季度煤炭板块毛利429亿元,同比微增0.4%,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产量逐步恢复,自产煤产销量下降的影响逐步消除,第三季度产量环比增长500万吨,前三季度累计自产商品煤产量220百万吨,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二是煤炭总销量增长,神华集团加大外购煤的采购力度,当期销量340百万吨,同比增长3.6%。三是综合售价上涨,单位均价430元/吨(不含税),同比增长1.7%。自产煤单位生产成本111元/吨,同比增长3.9%,单季度煤炭板块毛利141亿元,环比下降7.4%,其中,煤炭平均售价442元/吨,环比上涨1%,但销量114.7百万吨,环比下降1.9%,以及平均成本320元/吨,环比上涨3.8%。 政策方面。环保督察组于10月31日入驻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并计划于11月1日至10日对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进行环保督察,主要查看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是否执行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相关方案,是否落实各项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阅读 1240 / 回复 0 / 赞 1
【专题】动力煤持续下行

近期,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开展"回头看"工作,进驻时间为10月15日至11月3日。 10月22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前期调研组已经从榆林出发,直接前往神木柠条塔园区,所有企业立刻停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采取洒水降尘清扫防护等措施,按照前期要求做好迎检准备。 据悉,截止目前,榆林停产煤矿数量增加至39家,且部分大型矿井也在停产范围之内,包括榆阳区杭来湾煤矿、胜利煤矿、大梁湾煤矿,横山张家洼煤矿、宏欣煤矿、财源煤矿,神府西湾煤矿、斗峁沟煤矿、崔家沟煤矿等,恢复生产时间仍然不确定,短期内促进产地煤价上涨。 24日大秦铁路检修结束,昨日大秦线发运量恢复至120万吨左右,较检修时增加约14万吨,预计下周开始铁路发运量可以恢复130万吨的正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秦线恢复第一天之后,环渤海港口(不含天津港和黄骅港)煤炭调入量已经恢复至141.1万吨,达到正常水平;与此同时,港口煤炭库存也出现了自9月29日以来第一次回升。 电厂方面,截至昨日沿海六大电力集团合计耗煤51.4万吨,合计电煤库存1569万吨,存煤可用天数30.53天。进入十月以来,六大电厂日耗维持低位,目前港口寻货、成交持续偏淡,CCI 5500现货指数降至653元/吨,ZC1901合约跌至635元/吨附近。 中期来看,10-11月北方冬储备货继续,产地环保或继续影响供应,另一方面,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初步预测,受将形成的厄尔尼诺事件以及不利于冷空气频繁活动的大气环流影响,今冬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偏高,市场对后期四季度冬季日耗回升预期有所减弱。加之提前备货导致目前中下游库存不低,预计煤价短期大幅走强可能不大,后期持续关注日耗及库存的变动情况。

阅读 1438 / 回复 0 / 赞 1
【专题】动力煤震荡下行

近日,国家气侯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2018、2019年冬季气候趋势的初步预测结论:预计冬季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出现冷冬的可能性不大。 据了解,国家气候中心每年10月下旬都会组织全国科研院所及业务单位的气候专家对冬季的气候形势进行科学的会商研判,发布官方预测。 进入10月以来,东北地区中北部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云南南部等地受强降雨影响,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未来10天,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东北地区北部等地平均气温仍较常年同期偏高1℃左右。 10月23日,动力煤期货价格继续走跌,主力1901合约收盘报642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0.37%,连续四日下跌,其最近四个交易日的累计跌幅达到3.28% 短期来看,电厂需求即将触底,若日耗无超预期表现,煤价可能维持震荡。进入10月份以来,随着现货价格攀升,市场成交逐步谨慎,随着电厂日耗的逐步走低,目前重点电厂库存已经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000万吨,可用天数已经攀升至25天,远高于去年同期,预计煤价短期内承压,后续走势仍要看电厂日耗、环保影响及进口煤政策情况。 地方新闻 日前,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全省城市供热燃煤储备约谈会议,集体约谈了燃煤储备率不达标、部分企业燃煤可用天数不足60天的23个县(市)政府及相关市(地)供热主管部门。目前各地均已开栓供热,但仍有部分市县燃煤储备率未达到省政府确定的50%以上、力争60%的目标。 会议要求,各市县政府确保供热用煤需求,督促供热企业增加供热用煤储备,扩大市场采购半径,在巩固常规煤源的基础上,开辟大兴安岭、黑河等地省内煤源采购新渠道以及进口俄煤、蒙西煤等外埠煤采购新渠道。

阅读 1828 / 回复 0 / 赞 3
【专题】上市煤企第三季度营运数据

 日,大型上市公司陆续发布第三季度营运数据。中国神华9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告,商品煤产量同比增长4.3%至2410万吨,煤炭销售量同比增长11.6%至3930万吨;总发电量同比增长6.7%至233.4亿千瓦时,总售电量同比增长6.8%至218.7亿千瓦时。 1至9月,累计商品煤产量同比下降0.6%至2.2亿吨,累计煤炭销售量同比增长3.6%至3.4亿吨;累计总发电量同比增长8.6%至2136.6亿千瓦时,累计总售电量同比增长8.8%至2004.4亿千瓦时。据伊泰煤炭10月16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煤炭产量1402.19万吨,同比增长9.85%。 第三季度公司销售煤炭2226.99万吨,同比减少8.97%;实现销售收入880175.38万元,同比减少8.80%;实现销售成本566812.45万元,同比减少16.21%;实现销售毛利313362.94万元,同比增长8.56%。 中煤能源发布公告,2018年9月,商品煤产量639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商品煤销量同比增长10.6%至1293万吨。 此外,2018年1至9月,商品煤产量同比减少3.6%至5587万吨,商品煤销量同比增长19.3%至1.1438亿吨。聚乙烯产量同比增长77.6%至54.7吨,聚乙烯销量同比增长76.4%至54.5万吨。聚丙烯产量同比增长79.5%至54.2万吨,聚丙烯销量同比增长77.9%至54.8万吨。 一季度以来,受环保检查和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大型煤企的原煤产量持续低于去年同期,目前来看,大型煤企的产能已经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阅读 1075 / 回复 0 / 赞 1
【中能周报】国内外煤炭市场相关行业一周述评

期货方面 昨日,动力煤主力合约1901开盘于670元/吨,最高价671.8元/吨,最低价655.2元/吨,收盘于6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7.4,跌幅1.11%,成交量345122手,持仓量257806手,日减仓28036手。国庆节假期以来,1901合约已累计上涨4.5%。 现货市场 截至10月11日,秦皇岛库存488万吨,环比大幅下跌19%,至近6个月以来的新低,主要是调入量大幅下降。北方4港库存1724.8万吨,环比大幅下降10.9%。 港口库存的大幅下降主要是近期调入量环比大幅下降,本周秦皇岛调入量平均39万吨,月环比大幅下降32%,主要由于9月港口环保检查,秦皇岛港生产作业从月中开始减产,煤炭周转效率下降,调出量降至30万吨以下,港口船舶滞期时间延长,锚地船舶超过100艘。 10月初开始大秦线检修限制调进量,由于大秦线检修将持续至10月底,而之后冬储将开始,预计低库存仍将得到持续一段时间,有助于煤价的震荡上行。北方港口库存的大幅下降正在博弈电厂的库存高企和欠佳的日耗量,笔者认为煤价或仍有震荡走强的可能较大。 此外,进口政策从严,外贸煤补充急剧减少,供应收紧迹象明显。10月初,国家发改委在广州召开沿海六省关于进口煤炭会议,明确煤炭进口重量不超过2017年进口量,后续几个月进口配额不会增加。若按照2017年进口量计算,9-12月全国进口煤量控制在6700万吨左右,远低于去年同期9300万吨水平,月进口量或刷新2017年以来低点。外贸煤直接供应减少超过2000万吨,将刺激下游企业加大对内贸煤的采购力度。从需求端分析,生态环境部放宽秋冬季限产要求,不再“一刀切”式停工停产,工业需求或有好转。不过,电煤需求同比偏低,且库存偏高,电厂的采购需求并不迫切,因此动力煤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采暖方面 10月上旬,我国东北以及西北地区出现降雪,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本周内将有补充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气温同比偏低,部分地区将再迎降雪,取暖用煤需求将有所增加。

阅读 1582 / 回复 0 / 赞 1
正在加载,请稍后...

反馈信息

回复内容

举报内容

绑定手机号后,继续操作

6-20位字符,必须包含英文字母或数字

修改用户名和头像后,继续操作

    续费
富文本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