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份山西省出口煤及褐煤(按收发货所在地,下同)9.35万吨,同比增加6.75万吨,增长259.6%;环比增加0.21万吨,增长2.32%。 8月份煤炭出口金额1412万美元,同比增长169.98%,环比下降15.3%,由此可知吨煤价格为151.02美元/吨,同比下跌50.08美元/吨,环比下跌31.36美元/吨。 其中出口无烟煤1790吨,同比增加1241吨,增长226.05%;环比减少10213吨,下降85.09%。出口炼焦煤57763吨,同比增加32613吨,增长129.67%;环比减少537吨,下降0.92%。 1-8月累计出口煤及褐煤62.92万吨,同比增长99.6%;总金额10258万美元,同比增长60.2%。 其中累计出口无烟煤18115吨,同比下降32.4%;总金额358万美元,同比下降34.8%。 累计出口炼焦煤348183吨,同比增长38.3%;总金额7136万美元,同比增长26.6%。 此外,8月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313034吨,同比增加38862吨,增长14.17%;环比增加85975吨,增长37.86%。1-8月累计出口2753415吨,同比下降32.5%。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综合9月25日蒙古GoGo网新闻:与蒙古国一样没有出海口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拟通过中国的连云港港口向东南亚国家的市场出口煤炭,这是哈萨克斯坦总统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在首次访华期间达成的协定。根据中哈两国预先达成的有关协定,哈萨克斯坦每年通过中国境内向世界市场运输和出口200万吨的煤炭。 此前,哈萨克斯坦的煤炭一直是通过俄罗斯境内出口的,但是近期却遇到了一些困难。 今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共出口了1100万吨的煤炭。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简称哈萨克斯坦 (Kazakhstan, Қазақстан),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国土总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哈萨克斯坦原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12月16日独立。全国人口总数为1831.17万(截至2018年9月),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来源:蒙古格日
浩吉铁路即将全线通车 客运看高铁,货运看重载。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长的重载货运铁路——浩吉铁路,近日将全线通车。 浩吉铁路即原来的蒙华铁路,全长1813.5公里,北起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境内浩勒报吉南站,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终到江西省吉安站,设计时速120公里,全线共77座车站。 浩吉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长的重载货运铁路,设计轴重30吨,一趟车一次能拉10000吨煤炭,2020年计划完成运量6000万吨,而长期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每年2亿吨。 作为国家“北煤南运”新的战略通道,浩吉铁路改变了过去中国煤炭资源由西向东,再经过海运江运才能到达华中地区的状况,而是纵贯南北,直达华中腹地。过去需要一个多月才能运到的煤炭,通过浩吉铁路,最快一天之内可以到达。这对缓解华中地区煤炭紧张、推动华中地区经济建设,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集疏运体系规划 打通最后一公里 浩吉铁路是我国首个把集疏运系统纳入主通道同步规划、同步审批的铁路项目,也就是说,建设时不仅修建铁路和车站,还考虑到日后的应用配套。目的就是打通煤炭产地和消费地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通路。 浩吉铁路规划配套集疏运项目86个,包括路网联络线、专用线和煤炭集运站、铁水联运及储配基地。 中国铁设浩吉项目负责人 李永金:铁路专用线是集疏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主通道到电厂之间,修建了直达的铁路专用线,这样我们的运输煤炭的列车可以直接到达我们的电厂。 陕西榆林地区是国家级的能源化工基地,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开发潜力极大。过去这里的煤炭多由汽车运输到南方,或者部分通过铁路运到东边的港口,再通过海运或者水运到达华中地区。由于汽车运输量有限,严重影响了这里煤炭企业的产量。 靖边至神木铁路,将三大矿区与浩吉铁路相接,是保障浩吉铁路运量的重要集运线路。靖边北集运站是浩吉铁路规划中的重要配套工程。设计占地约900亩,设计年运输能力2000万吨。靖边北集运站建成后,还将实现煤炭生产、运输、需求等一站式服务。 浩吉铁路靖边北集运站项目执行董事 李汉生:我这里头有两个(储煤)罐,每个罐是10万吨,也就是说我(可以)装20个专列,所以我这个起到了一个调节煤炭需求的一个作用。 靖边北是上游的集运站,襄州北站就是浩吉铁路下游的分解站。“万吨大列”在这里解编再组合,根据需要发往华中各地。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运输部副主任 杨文青:浩吉铁路武汉局管段,与既有线有六条联络线,“万吨列车”到达襄州北站之后,经过分解,分解成5000吨列车,根据需要,与既有联络线互联互通。 与浩吉铁路同步建成的还有21个项目,今后还将根据需求不断扩大集疏运系统规模。 科技创新贯穿浩吉铁路建设 浩吉铁路全线建设700多座大中桥,5公里以上的特大桥有10座,两次跨越黄河,依次跨越汉江、长江、洞庭湖和赣江等水系,洞庭湖特大桥、龙门黄河大桥、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等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桥型囊括了斜拉桥、拱桥、钢桁梁等几乎所有桥梁结构。 跨越洞庭湖的特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可以满足“万吨大列”以120公里速度运行,创新的工艺工法在保证桥梁安全的同时,还比传统造桥方式节省了大量钢材。 中铁大桥局浩吉铁路总工程师 贾卫中:这座跨越洞庭湖的大桥,是首座三塔重载铁路斜拉桥,它的主桥设计,在钢梁上首次采用钢箱钢桁组合型结构。 浩吉铁路首座大规模机辆段——浩吉铁路襄州机辆段,填补了国铁领域机辆段设计的空白,创造机车段和车辆段合一设计品牌。 中铁四院浩吉铁路车辆专业设计负责人 骆礼伦:机辆段在国内,首次兼容性地实现了敞(车)96 、敞(车)80等货车车辆的检修,设计了智能枕簧(检测)、智能(轮对)选配,以及钩缓(检修)系统,是铁路行业工业4.0的一次突破。 为了满足重载对机车牵引功率的需求,浩吉铁路对牵引供电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改造,按照重载标准设计施工,开通后将实现一列车荷载160辆车厢的牵引能力。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浩吉项目总工 王继军:针对重载铁路,接触网线由原来的铜镁合金更改为银铜合金,导电性能更优,牵引动力更大,使用寿命更长,便于后期的运营维护。 开展绿色施工 严守环保底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浩吉铁路沿途经过了沙漠保护区、黄河湿地、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江汉平原湿地等环境脆弱、敏感地区,穿过多个气候带。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坚持环境保护,为其他铁路建设在绿色施工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浩吉铁路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它连接了黄河两岸的山西省运城市与河南省三门峡市,是全线控制性工程,创下连续顶推长度最长、顶推重量最重、设计活载最大的三项世界纪录。同时,这里还是天鹅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都有成千上万只天鹅从西伯利亚飞来过冬。大桥在建设之初,就明确了宁可增加施工难度,也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 中国铁建大桥局三门峡项目经理 王刚:在声控管控方面呢,我们现场白天的噪音绝对不能超过70分贝,夜间的那个噪音绝对不能超过50分贝,在光控方面呢,是LED的冷光源设备。监测单位对我们现场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跟踪的监测,从监测的数据上看,大天鹅的栖息地,包括它的习性啊,它的种类和数量,都没有变化。 施工过程的弃土废渣处理,一直是浩吉铁路坚持绿色施工的重点。 中铁五局浩吉铁路MHTJ-15标三工区经理 梁骥:我们把路基弃渣,填筑在荒沟荒地,综合造地1140余亩,助力老区的脱贫攻坚,让沿线的老百姓提前享受到绿色施工带来的红利。
长江口库存超过820万吨,较去年同期高出100万吨,南方接卸港和华东港口库存爆满。同时,电厂库存继续保持高位;截止目前,沿海六大电厂存煤1732万吨,较去年同期高227万吨,库存可用天数25天,较去年同期增加7天。这也说明了今年的电煤消费不及预期,也不及去年同期水平;此外,厄尔尼诺现象再现,南方降水丰沛,水电增发挤占火电份额;且今年特高压发电充当急先锋,维持高速增长,也对沿海地区火电消费形成压制。 上半年,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量同比增加1000万吨,主要原因是库存大转移带来的,二港和电厂库存大幅增加,下游用户的实际需求水平略弱于去年同期。回顾六月份,笔者曾经撰文提到,今年我国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数量有望达到7.47亿吨,同比增长2000万吨。但从七月份和八月初的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情况来看,形势要比想象严峻得多,沿海煤炭运输形势堪忧;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工业用电持续不振,加之沿海地区外购电增加,影响用电量和耗煤量。今年后五个月,沿海煤市形势仍不乐观,悲观的估计,今年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可能会同比持平,甚至出现负增长。 二季度以来,煤炭价格跌宕起伏,但相对稳定,维持在600元/吨上下波动。下游煤炭需求不旺,南方地区多雨,水力充沛,火力发电下降,电厂日耗偏低;且库存持续高位,派船数量保持低位。下游各港口库存充足,沿海六大电厂库存煤一直居高不下。 进入下半年,高温酷暑,下游电厂却凭借着高位的库存,对环渤海港口长协煤炭保持刚性拉运,各港口下锚船保持低位,空泊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发运倒挂,煤炭贸易商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煤炭供需双弱。除神华、同煤等大型煤炭企业调进相对充足以外,各大户下水量都处于下降或停滞状态,下游用户多保持观望态度,造成环渤海港口发运量下降。 从消费端来看,每年的七八月份,是传统的高温季节;受迎峰度夏需求拉动,居民用电量逐渐走高,带动火力发电负荷有所提升。从沿海六大电厂来看,目前耗煤量68.5万吨,较上周最高点,减少了15%。从数据上分析,未来几天,电煤的消费需求有继续转弱趋势,预计港口市场煤价格将跌至八月中旬。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上半年走势:先强后弱 年初到3月上旬,坑口和港口动力煤价格整体呈振荡上涨态势,以伊金霍洛旗5500大卡坑口含税价和环渤海5500大卡含税平仓价为例,年初这两个价格分别为每吨334元和585元,3月上旬,二者最高分别上涨至每吨424元和641元,每吨分别上涨90元和56元;3月中旬开始,坑口和港口煤价双双高位振荡回落,前者在6月中下旬降至3月中旬以来最低点,每吨374元,自高点每吨累计下降50元;后者在6月中旬回落至3月中旬以来的最低点,每吨595元,自高点每吨累计下降46元。6月中旬,沿海煤价率先触底回升,之后坑口煤价小幅反弹。 上半年煤价波动原因: 1、主产地煤矿复工复产进程缓慢,煤炭供给受限 2、煤炭进口总量控制常态化,减小了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3、春节后沿海电厂电煤需求出现快速回升 3月中旬之前,煤价之所以振荡偏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1月12日神木李家沟煤矿发生事故之后,陕西煤矿大范围停产,导致煤炭供应大幅收缩,直接改变了短期动力煤供需结构,这也是3月上旬之前推动煤价走强的最重要原因。春节之后,原本陕西地区煤矿已经要准备复产了,但锡盟西乌旗发生的银漫矿业事故再次影响了复产进程。 因为煤矿大范围、长时间停产整顿,1月至2月陕西原煤产量同比大幅下降。进入3月陕西煤矿复产进度仍然缓慢,煤炭供应仍然受到抑制。如此大幅减量,必然会对煤炭供需造成巨大影响,直接推动坑口、港口煤价上涨。 其次,煤炭进口总量控制常态化,减小了进口煤对沿海煤炭市场的冲击,为煤价反弹创造了一定条件。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我国累计进口煤7463万吨,同比减少101万吨,降幅为1.3%。1月进口量同比增加较多主要是受政策影响,很多2018年12月未能通关的煤炭推迟到了今年1月。如果从2018年12月至今年3月计算,4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8486万吨,同比减少1351万吨,降幅为13.7%。煤炭进口量的减少,减小了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为国内煤价反弹回升创造了一定条件。 再其次,春节后沿海电厂电煤需求出现快速回升,同比出现久违的增长。2月下旬开始沿海电厂日耗回升速度明显加快,2月28日甚至超过了70万吨,明显超出往年同期。3月上旬,六大发电集团沿海电厂日耗同比增长接近15%。在经历了2018年8月以来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之后,再度实现同比增长。在国内主产区原煤产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沿海电厂日耗持续回升,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煤价上涨。 3月中旬以后煤价之所以高位回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原煤产量逐步回升,国内动力煤供应逐步增加,使高位煤价逐步面临回调压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前2个月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5%之后,3月、4月、5月同比分别增长2.7%、0.1%和3.5%。特别是5月,一方面,陕西的煤矿继续复产,表内煤炭产量继续回升,5月陕西煤炭产量回升至4639万吨,较4月增加337万吨(同比仍偏低550万吨);另一方面,另外两大煤炭主产区山西和内蒙古煤炭产量也快速回升,5月,山西和内蒙古表内产量分别完成8477万吨和9211万吨,环比4月合计增加1297万吨,同比合计增加1800万吨,在抵消了陕西表内同比减量外,也充分抵消了陕西表外产量的下降,煤炭供应明显增加。 其次,煤炭进口量阶段性连续回升,并且同比实现由降转增,进一步增加了国内供应,加大煤价下调压力。海关数据显示,4月、5月,我国月度煤炭进口量由3月的2348万吨,分别回升至2530万吨和27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6%和23%。动力煤进口量的回升,尤其是5月的大幅回升,进一步增加了国内尤其是沿海地区动力煤供应,使煤价面临下调压力。 再其次,煤炭需求尤其是电煤需求偏软,在动力煤供应恢复的情况下,供需关系快速改变,沿海港口、电厂煤炭库存持续回升,导致煤价面临下行压力。数据显示,4月、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8%和2.3%,增速分别较3月回落1.8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在用电需求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清洁能源发电量连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对火电形成明显抑制。4月、5月规模以上火电发电量同比分别下降0.2%和4.9%,环比也呈季节性回落态势。因发电用煤占动力煤消费总量的比重接近60%,发电用煤减少意味着动力煤消费总量很难增长。一方面是国内供应和进口量增加,另一方面是消费的下降,煤价无疑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6月下旬,环渤海煤价率先小幅反弹,一方面因为港口煤价倒挂,部分贸易商往港口发煤积极性偏低,港口煤炭调入量偏低,导致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连续回落,贸易商挺价;另一方面,7月夏季用电高峰临近,后市需求仍有不确定性,再加上进口煤政策的不确定性,部分下游用户采购需求略有增加,带动煤价小幅反弹。在环渤海煤价反弹回升的背景下,部分贸易商坑口采购需求有所回升,再加上陕西煤炭供应尚未完全恢复,坑口煤炭供应仍然受到限制,坑口煤炭价格也再度回升。 下半年动力煤市场展望:振荡偏弱 1、7月、8月煤价可能会回落调整 2、9月、10月煤价可能出现一波回升 3、11月、12月煤价可能再度回落 首先,预计国内煤炭产量有望波动提升。总的来说,目前煤价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煤炭企业盈利情况较好,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只要没有意外突发事件或事故导致煤矿大范围集中停产整顿,煤炭产量有望保持高位。但是,不同时期煤矿生产受各种监管因素也会有所波动。 具体来看,7月、8月是夏季用电高峰,也是动力煤需求旺季,相关部门会从政策上支持煤企保供。9月,随着国庆节临近,安全监管对煤炭生产的影响力度可能会加大,煤炭产量可能会短期受到一些影响。国庆节结束之后,将迎来冬储煤采购高峰,预计煤炭产量也将随之再度回升。 其次,煤炭进口管理或再度加强,但预计7月至8月动力煤进口量还将保持高位,四季度进口量将逐步回落。相关部门要求各海关关注前5个月煤炭进口情况并做好煤炭进口监管工作,主要是因为5月煤炭进口量同比再度出现大幅增长,并导致前5个月煤炭进口量同比增幅扩大。之后,部分海关发出通知,大意都是在本海关报关的仅限本地用煤企业,在海关辖区范围外使用的煤炭不得在本地报关。 考虑到7月至8月处于迎峰度夏煤炭需求旺季,而且2018年6月至8月煤炭进口量分别达到了2547万吨、2901万吨和2868万吨,今年5月进口量也就2747万吨,尚未达到去年七八月水平,全年维持进口总量平控的话,预计今年6月至8月煤炭进口量同比不会明显减少。2018年9月至12月,我国月度煤炭进口量分别是2514万吨、2308万吨、1915万吨和1023万吨,按照全年进口总量平控思路,预计今年9月之后,进口量将再度逐步回落。 再其次,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南方地区气温偏低以及新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动力煤需求增长整体有限。今年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再度加大,反应制造业整体运行状况的制造业PMI在3月回升至50.5%之后,4月回落至50.1%,5月、6月均在49.4%,连续处于荣枯线以下。与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相对应,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也在同步放缓,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6%,4月、5月同比增速分别降至5.8%和2.3%。受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影响,预计下半年工业用电需求增长速度将继续受到抑制。另外,今年南方地区降水普遍偏多,这一方面导致空调降温用电需求减少,另一方面也导致水电出力相对增加,在减少用电需求的同时增加水电供应,从两方面对火电形成压力。而且,去年核电投产较多,今年是核电出力大年,继续对火电形成压制。最后,预计下半年煤价可能会振荡偏弱。大体上判断,7月、8月可能会回落调整,9月、10月出现一波回升,11月、12月可能再度回落。进入7月中旬以后,如果日耗同比持续偏低,加之下游港口和电厂煤炭库存处于高位,市场心态或会再度转弱,在供应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动力煤价格可能会再度回落。在煤价经历一段时间回落后,随着国庆节临近,煤矿安全监管可能会加强,煤炭产量或将受到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夏季用煤高峰过后,煤炭进口可能再度收紧。再加上下游用户冬储补库需求支撑,煤价可能会有一波反弹。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进入冬季用煤高峰后,港口和下游用户的高库存将再度对煤价形成压制,煤价可能再度回落。来源:中国煤炭报
根据行业分析普氏(Platts)的数据,大约1500万吨,价值超过10亿澳元的澳大利亚动力煤正在等待中国海关清关,没有迹象表明自2月份以来的清关处理延迟有所缓解。 普氏能源资讯亚洲动力煤编辑Michael Cooper告诉《澳大利亚人报》,“动力煤市场参与者表示他们尚未看到北京对海运贸易煤炭进口政策的任何变化,包括原产地澳大利亚的,这些煤过去几个月在中国港口遭到长期推迟。” Cooper先生表示,在中国港口海关停留的澳大利亚煤炭数量现在相当于100艘,每艘15万吨载货量的好望角型散货船。目前来自纽卡斯尔的动力煤交易价格约为每吨75美元。 有迹象表明,从今年2月左右开始,澳大利亚煤炭的清关延迟时间长达50天。虽然中国外交部已经表示需要对煤炭进行环境测试,但人们普遍认为延迟处理是中国向澳大利亚发出信息的低调策略的一部分,即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一些政策不满,包括去年作出的禁止中国电信巨头华为为下一代5G网络提供设备的决定。 澳大利亚煤炭比中国国内煤炭和从其他来源(包括印度尼西亚和蒙古)进口的煤炭更清洁。煤炭市场参与者一直希望在5月联邦大选后,中国对澳大利亚煤炭的进口延迟可能有所缓解,但普氏能源资讯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一问题仍然存在。信息显示,中国去年12月采取了行动,对澳大利亚大麦进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该调查仍在继续。 对澳大利亚煤炭处理的非正式延迟发生之际,中国正密切关注煤炭进口总量,因为经济放缓,政府也出于环保原因推动公用事业转向燃气发电而非煤电。普氏能源资讯还被告知,中国可能会考虑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对所有进口煤炭实施更严格的控制,因为总进口量似乎会超过非官方年度配额。 尽管12月严格控制了进口,中国去年共进口了2.81亿吨热煤和冶金煤,比去年增加了3%以上。普氏能源表示,中国北方的一位贸易商报告称,他所在的国有公司“担心进口澳大利亚和哥伦比亚货物,以防进口限制进一步收紧”。 普氏能源资讯表示,有报道称中国发电煤炭库存“溢出”,一个位于中国东南部靠近(煤炭)终端用户的港口 “用尽了卸货空间”。 据了解,近期,中国进口煤政策有收紧迹象。河北曹妃甸及京唐港口头通知贸易企业进口煤不允许通关,可选择异地报关,生产企业实行一船一议。在辽宁鲅鱼圈港口,生产企业通关周期在40-45天,而贸易商通关则需60天左右。此外,部分贸易商表示,山东青岛港及广西防城港通关时间也有增加趋势。此轮针对进口煤炭的新限制措施,或将加大远期海运焦煤价格下行的可能,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港口现货市场。近年来,进口煤逐渐成为调控国内煤炭市场、平抑煤价、保障煤炭供需平衡的重要砝码。从进口数据来看,近五年来,我国煤炭进口量出现明显起伏,呈“V”形变化。2013年,我国煤炭进口量一度达3.27亿吨,之后连续两年下降;2014年降至2.9亿吨,2015年跌至2.04亿吨,两年时间减少过亿吨;2016年煤炭进口出现较大幅度回升,全年进口量2.55亿吨,比上年增长25.2%。2017年,进口煤政策有所调控,增幅回落为6.1%,但进口总量仍达到2.71亿吨。2018年进口量继续攀升至2.8亿吨,同比增长3.9%。而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15448.6万吨,同比增长5.8%。如果下半年进口量保持与上半年相当,那么今年进口量或将突破3亿吨。对于进口煤增长原因,有煤炭分析师表示,主要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国内煤炭供应出现缺口,市场对进口煤的需求随之上涨。2016年以来,进口煤政策调控主要服从于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需求,扭转煤炭行业经营困境。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淘汰过剩产能后,煤价上涨,煤炭行业逐渐复苏。同期,考虑到从供给侧改革总体要求,对于进口煤的控制逐步加强,调控方式从时段性控制演变为全年总量控制。而进口煤管控的另一个原因是煤质。2015年开始实施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中要求,严格进口检验标准和程序。但进口煤数量的大幅增加,会挤压国内煤炭市场需求空间,一定程度上削弱去产能、减量化生产改善煤炭供应关系的政策效应,加剧国内煤炭市场的供需矛盾,所以,适时收紧进口煤政策,限制劣质进口煤是非常必要的。进入2019年,煤炭供给侧改革全面转入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新阶段,随着新增产能进入高速释放期,先进产能增量将大于落后产能淘汰量,预计2019年煤炭产量有望超过37亿吨,供给宽松。而进口煤作为调控国内煤炭市场煤价、保障煤炭供需平衡的工具,在上述背景下出现政策性收紧也在预料当中。来源: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
〈动力煤市场〉上周国内动力煤市场涨跌互现。北方港口煤价保持稳中小涨,因产地煤价持续高位,发运成本倒挂严重,导致煤矿及贸易商发运积极性均不高,港口优质煤源紧缺,价格上涨获得支撑。Q5500大卡煤主流平仓价615元/吨左右,Q5000大卡煤主流平仓价535元/吨左右。产地方面,陕西榆林地区煤管票已经出现放松的迹象,部分国有大矿表示现在煤管票按照全年核定产能领取,不再按照月份领取。考虑到目前安全形势仍然较为严峻,短期之内榆林地区所有煤矿煤管票全面放开的几率偏小。内蒙古方面,自5月15日起呼铁局部分站台到港煤炭运价下浮10%后,产地发运积极性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呼铁局煤炭发运量依旧维持低位运行,7月3日18:00至起管内所有发到曹妃甸西的C80大列,均按下浮10%执行。目前主产地整体煤价保持稳定运行,少数煤矿价格出现涨跌互现,波动幅度基本维持在10-20元/吨附近。下游方面,山东地区电厂电煤采购价格整体走稳,区内电厂可用库存20多天左右,7月份山东地区电厂采购价格与上月相比波动不大,采购价格集中在0.104-0.115元/大卡左右,部分企业自备电厂采购价格有5-10元/吨的小幅下调。〈炼焦煤市场〉上周全国焦煤市场需求持续偏弱,部分地区焦煤价格继续零星下调,下调的煤种主要集中在高硫焦煤及配焦煤方面,优质焦煤价格相对稳定。焦炭市场持续偏弱,利润萎缩明显,焦化厂打压焦煤的意向增强,刻意控制焦煤到货量,消化库存,各地配焦煤市场需求一般,煤企库存增加,陕西、山西、内蒙、山东、河北等地焦煤价格纷纷下调,焦煤降幅少的在20-40元/吨,降幅多的在50-100元/吨。后期来看,环保限产,终端钢焦市场偏弱,仍压制焦煤市场需求,整个7月份焦煤市场仍将延续稳中偏弱态势,无反弹希望。〈无烟煤市场〉上周国内无烟煤市场呈大稳小跌的态势发展,主流煤企挺价为主,局部地区地方矿下调无烟块、末煤价格。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区主流煤企无烟煤走长协合同为主,价格暂时保持稳定;但山西晋城地区部分地方矿应下游用户提降要求,月初小幅回落无烟块、末煤价格10-60元/吨,降后煤企继续观望市场。从需求端来看,化工企业对原料煤采购变化不大,发运较为平稳,部分主流煤矿稳价意愿较为浓厚;受需求偏弱影响,近期下游部分电厂、钢厂对末煤发运积极性不高,部分煤矿出货面临一定压力。下周来看,预计无烟煤市场仍是稳价为主,局部地区煤矿或因自身情况小幅回调煤价,以缓解销售压力,但预计降价范围、降幅均有限。〈喷吹煤市场〉上周国内喷吹煤市场稳中有降,市场整体交投氛围一般。近期华北、华东等地区部分钢厂无烟喷吹煤接收价已陆续降10-40元/吨,用户对喷吹煤采购需求有所回落,钢企对喷吹煤打压积极性较高。从产地来看,山西、河南等地区主流矿井价格暂未做调整,但部分煤企心态已有所转变,有煤矿表示近期下游用户已提出降价要求,但煤企暂未对外公布新的价格,现阶段以观望市场为主。山西地区个别地方矿已率先执行降价。当前喷吹煤市场利空因素主要集中在河北地区钢厂限产执行相对严格、相关产品焦炭继续回落等因素之中,用户对原料喷吹煤提降积极性较高。煤钢双方继续博弈,预计下周国内部分主流矿井、市场煤有回调喷吹煤价格的可能。
1、印度港口协会近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印度12个大型国营港口共进口煤炭1306.9万吨,较上年同期进口量1432.2万吨减少8.75%,较4月份进口量1643.3万吨下降20.47%。5月份,这12个港口共进口动力煤861.8万吨,同比减少10.11%,环比下降21.06%;进口炼焦煤445.1万吨,同环比分别下降6%和19.31%。 2、世界钢铁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5月份,全球64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627亿吨,同比增长5.4%。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8910万吨,同比增长10%。印度粗钢产量为920万吨,同比增长5.1%。日本粗钢产量为870万吨,同比下降4.6%。韩国粗钢产量为640万吨,同比增长2.2%。 3、煤炭江湖消息,第24周纽卡斯尔港口发运中国船舶数量及煤炭装运量再次增加,一共7艘cape船型将近100万吨的装运量。发运目的港方面,去往防城港的有2艘,其余5艘分别去往六横码头、连云港、岚山港、青岛港及湛江港,最大装运量14.3万吨,最小的也有13.7万吨。 4、针对后期煤价走势,华创证券最新研报分析指出,站在现货的角度上,大的成交氛围仍是“清淡”为主,但边际上已经由07交割品询货推动了“飞轮”,ZC907合约持仓降低至合理水平前,整体会呈现出期现共振的强势走法。但由于“交割品”询货属于短期的行为,且07合约交割品需求量并不大,所以持续性较差的特征将十分明显,预计现货的上涨幅度将在30元/吨以内,即秦港5500大卡末煤的顶部在620元/吨以内,时间持续性为1-2周。在“交割行情”之后,气温驱动的日耗提升将以消耗终端电厂库存为主,北港交投大概率将重回清淡。 数据显示,2019年6月25日,沿海六大电库存1745.6万吨,日耗59.99万吨,存煤可用天数29.1天。
6月24日,印度煤炭部长普拉哈德?乔希(Pralhad Joshi)表示,2018-19财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印度煤炭需求量较2017-18财年增长9.1%至9.9135亿吨。 煤炭是印度前五大进口商品之一。尽管印度煤炭储量居世界前五,但印度仍是最大的煤炭进口国之一。 乔希在一份书面答复中表示,2018-19财年,占印度煤炭总需求四分之三的电力行业消费量同比增长6.6%,达到7.6066亿吨。 乔希表示,2018-19财年,印度煤炭进口量由上一财年的2.0827亿吨增加至2.3524亿吨,国内煤炭销量增加至7.3423亿吨。 同时,印度煤炭供应缺口较上年增加一倍以上,达到2335万吨,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印度煤炭公司(Coal India Ltd.)供应量无法满足水泥和海绵铁行业的需求。 乔希表示,2018-19财年,印度水泥行业需求同比增长70%,达到3722万吨,而海绵铁行业煤炭需求增长三分之二,达到4133万吨。 由于印度部分地区已经禁止使用石油焦,从而带动煤炭需求增加。石油焦是一种比煤炭更加肮脏的能源密集型燃料。另外,印度大选前,印度煤炭公司曾承诺使该国所有农村家庭通电成为可能,从而引发对电力行业的关注,也带动了煤炭进口增加。 乔希表示,印度煤炭公司优先考虑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煤矿开始生产,并提高机械化效率以增加产量。 2018-19财年,印度煤炭公司产量同比增长7%至6.0689亿吨,2019-20财年,该公司产量目标为6.6亿吨。
通常情况下,每当煤炭价格下跌时,环保人士必定会认为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过程引发煤炭需求下降,但近日的市场却反映出,供应过剩是引起煤价下跌的主要原因。 尽管煤炭实际出口量增加,但最近几周,亚洲市场煤炭价格尤其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基准价格却一直承压下行。 GlobalCoal交易平台数据显示,截止6月7日,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为71.39美元/吨,创两年来新低,较去年7月份达到的七年来新高122.89美元/吨已下降41.9%。 据悉,目前印尼4200大卡动力煤市场好于纽卡斯尔动力煤,但最近几周也倍受压力。 截止6月7日,印尼煤炭价格跌至36.66美元/吨,较今年3月份的高点40.32美元/吨下降9.08%,较去年2月份达到的六年多新高51.04美元/吨下降28%。 尽管近几个月,亚洲这个全球最大的煤炭需求地区进口量增加,但澳大利亚、印尼动力煤价格仍然下跌。 澳大利亚和印尼是世界前两大煤炭出口国。汤森路透社Refinitiv船舶和港口数据显示,5月份,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为3174万吨,略高于2018年同期的3153万吨。3-5月份,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为9637万吨,同比增长5.4%。 印尼煤炭出口量也明显增加。5月份,该国共出口煤炭3554万吨,较上年同期的3077万吨增长15.5%。 3-5月份,印尼煤炭出口量为1.03亿吨,较上年同期的9060万吨增长13.5%。 在南非,即使理查兹湾面临港口发运能力和恶劣天气影响,但过去三个月南非煤炭出口量也略有增加。3-5月份,南非煤炭出口量为1923万吨,较上年同期的1849万吨增长4%。 进口需求 中国、印度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进口量有所增加。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中国煤炭进口量为1.27亿吨,同比增长5.6%。 而印度煤炭进口增幅则更为明显。Refinitiv船舶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印度煤炭进口量为2028万吨,略低于4月份的2034万吨,但4、5月份进口量均明显增加,同比分别增长18.74%和27.52%。 作为世界第三大煤炭进口国,日本进口需求有所放缓。2019年前四个月,日本煤炭进口量为6139万吨,同比微降0.8%。 亚洲第四大进口国韩国进口量降幅更为明显。今年1-4月份,韩国煤炭进口量同比下降8.5%至4180万吨。 不过,亚洲一些新兴进口国采购量增加。船舶追踪数据显示,3-5月份,越南煤炭进口量为402万吨,而上年同期仅为95万吨。 Refinitiv船舶追踪数据显示,今年,亚洲主要进口国需求一直呈增长趋势。因此,煤炭价格下跌引发需求增长的说法有一定根据,或有助于解释近期印度煤炭进口量激增的情况。 不过,亚洲液化天然气(LNG)现货价格下跌也可能给煤炭带来下行压力。6月4日至10日,中国到岸的液化天然气价格下降至4.2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创三年来新低。 但更为简单的解释是,生产商煤炭供应太多,而买家无法吸收过剩供应,成为当前煤炭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来源:路透社
服务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