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快速下载

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保持旺势

  今年1-5月份,煤炭市场呈供需两旺走势,预计环渤海港口合计发运煤炭将达到2.85亿吨,同比增长660万吨,占同期北方港口煤炭发运量的93.3%,环渤海港口在北煤南运中继续担当重任。其中,秦皇岛港、黄骅港、国投曹妃甸等港口发运煤炭势头不错,较好的发挥了煤炭运输主力港口的重要作用。  首先,煤炭市场供需双高  1-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21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五月份,形势依然乐观。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房地产开发和基建投资延续了良好势头;沿海地区对煤炭需求依然旺盛,沿海六大电厂耗煤数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对环渤海港口煤炭拉运量保持增加态势。  供应方面,随着煤炭先进优质产能加快释放,主要产煤地区煤炭产量明显增加。今年1-4月份,晋陕蒙煤炭产量同比增加约6000万吨,全年,晋陕蒙煤炭产量有望增加2.5亿吨。  其次,铁路运力支持  “三西”铁路外运增量目标将达到1.5亿吨。近日,为平抑煤价,增加煤炭可靠供应,国家发改委要求在现有电煤长协合同量的基础上,新增2-3亿铁路配置运力的产运需三方长协合同。  今年,大秦线新增车底3000辆,将通过强化调度指挥,加快煤炭周转,新增运力2000万吨。随着准池铁路开通运营,朔黄线具备开行2万吨重载列车的条件,今年将新增运量1500万吨左右。从5月17日起,蒙冀线逐步增开大列,煤炭运量将达到20列/天,今年可以增加煤炭运力2700万吨。  再次,战略性合作加强  环渤海运煤港口加强与神华、伊泰、国家能源、浙能等上下游企业的战略性合作,与大型煤电企业签订中长期中转下水协议,促使中煤、伊泰等优质煤炭选择在秦皇岛港、曹妃甸等港口安家落户,增加了资源和运力。  环渤海主要港口还为客户提供了量大优惠和场地、泊位长租服务,促使大型煤电企业更愿意选择在港口中转货物。此外,秦皇岛、曹妃甸、京唐等大秦线配套港口还放弃低价竞争策略,转为合作共赢。环渤海各港口在综合费用一致的情况下,以优质服务争取市场,促使恶性竞争消失。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阅读 1051 / 回复 0 / 赞 1
【转载】五月份港口运输形势明显转好

  四月份,受大秦线检修影响,铁路发运量下降,延缓了煤炭向下传导的速度;借助于国家限制进口煤措施的出台,市场煤交易价格止跌企稳,并出现小幅上涨。而下游库存高位,煤炭市场需求平淡,交易冷清,煤炭供需双弱,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环比出现小幅减少。  五月份,大秦线运输恢复正常,煤矿增加产量,铁路增量补欠;加之朔黄线和蒙冀线也在增加煤炭发运量,资源方面有保障,煤炭运输大通道保持畅通;促使秦皇岛、黄骅港存煤出现回升,煤炭供需趋向平衡。从上半月的沿海煤炭运输形势来看,基本保持繁忙走势,港口发运情况有所改善;全月,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会超过四月份,预计将达到5600万吨。  为满足下游用煤需求,确保煤炭价格稳定,有关部委要求加快先进产能释放,主产地“三西”地区煤炭产量增加;随着煤矿先进产能加快释放,铁路加快外运,煤炭市场供应缺口将缩小,港口煤价回归理性,煤炭市场紧张消失。  需求方面,水电逐渐恢复,“西电东送”数量增加,南方沿海地区民用电负荷下降,耗煤量出现减少;五月份,预计沿海六大电厂日耗不会突破70万吨。在库存保持高位、可用天数高达19-20天的情况下,沿海电厂重点采购价格低廉的长协煤炭,并压低还盘价,对市场煤接货意愿不强;下游用户市场观望气氛依然存在,到港拉煤船舶中已办手续船舶有所减少,但基本能满足港口装船需要。  此外,进口煤虽然受限,但影响不大,经过短暂的过渡后,预计我国煤炭进口还将保持在2000万吨/月的较高水平,其中华东、华南地区进口煤数量仍会达到1500万吨/月左右,市场份额不低,对国内市场影响依然存在。  五月份,中小煤矿增加煤炭销售量,铁路加快外运,煤炭运输通道保持畅通,进港煤炭资源增多;下旬,秦皇岛、黄骅港存煤会有所回升。在夏季用煤高峰到来之前的六月份,下游电厂会集中补库,南方电厂存煤、采购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用户会增加船舶拉运煤炭,促使煤炭交易有所活跃。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阅读 1096 / 回复 0 / 赞 2
五六月份煤市保持平稳 港口煤价不会大幅上涨

       五六月份,利好和利空因素均在,助推沿海煤炭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市场煤交易价格保持平稳。       对煤价上涨的利空因素有以下几点:  1.在经济稳中向好、煤炭需求增加的情况下,预计铁路发运量将有所增加。尤其大秦线检修结束后,货源调进保持畅通,加之朔黄、蒙冀线加快运输,沿海煤市逐渐呈现宽松化。  2.优质产能加快释放,进港资源不断增加。从五月份下旬到六月份,预计环渤海港口库存会逐渐增加,并在六月份达到高位。  3.南方气温适宜,“迎峰度夏”尚未到来,民用电负荷不高,电厂耗煤难有大幅增加。预计五六月份,沿海电厂日耗会保持在65万吨左右,下游大型电力集团仍主要以长协煤为主,并对煤炭进行限价招标和采购。  4.随着水电的缓慢恢复,“西电东送”数量增加,将影响沿海地区煤电负荷。 支撑煤价的利好因素有以下几点:  1.宏观经济向好发展。今年,我国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经济发展开局良好。后期,南方工业企业、工地开工建设有望加速,一些耗煤行业需求继续保持强劲。  2.进口煤“限制令”再升级,中国一类、二类口岸开启煤炭煤炭进口限令。东南沿海港口(包含一类、二类港口)为主要进口通道,一旦进口煤受限,每个月将减少进口煤200万吨,用户拉运渠道将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沿海煤炭市场将很快得到提振。  值得注意的事,港口煤价大幅上涨也不符合国家要求,有关部委要求煤价控制在绿色区域内。在先进产能释放,铁路加快发运的情况下,下游电厂库存将继续维持高位水平;今年上半年,港口煤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综上所述,对市场有利和不利因素均在,预计沿海煤炭市场将继续保持供需平衡的发展态势,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将保持稳定,暴起暴落的现象不会出现。五六月份,仍为下游积极消耗自身库存阶段,预计用户抢运积极性不强,难以带动港口市场煤价格大幅上涨,预计环渤海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会保持在580元/吨左右上下波动。  经过一段时间消耗后,下游电厂库存回落,拉运积极性将有所恢复;加之南方气温回升,民用电负荷增加,拉动国内煤炭市场需求转好,港口市场煤价格稳中有升。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阅读 1237 / 回复 1 / 赞 0
【转载】沿海电厂的高日耗与高库存

       最近几天,沿海六大火电的日耗持续高位,但同时库存也持续高位,市场处于供需基本平衡状态,但依然存在变数。  鄂尔多斯煤炭网监控数据显示  5月4日到5月7日公布的沿海六大火电的库存及日耗分别为:  5月4日,库存1318.8万吨,日耗66.4万吨;  5月5日,库存1339万吨,日耗69.6万吨;  5月6日,库存1341万吨,日耗68万吨;  5月7日,库存1338万吨,日耗68.9万吨。  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作出三点判断:第一,在高日耗下库存依然保持高位,说明日常调入也保持持续高位,看来长协煤和进口煤能够满足沿海电厂目前的高需求;第二,沿海六大火电的日耗持续保持在66万吨以上,说明水电还未开始发力,连续降雨何时带动水电增加,还需要继续观察;第三,沿海六大火电的库存变化不大,既未补库存也未去库存,说明电厂维持刚性采购,供给和消耗处在高位平衡。  综合目前的情况看,市场平衡暂未打破,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格即使上涨也空间不大,如要降到绿色价格区间关键看港口调入量和水电出力情况。水电能否增长,充满不确定性,当前能够主动采取的措施还是增加有效供给,甚至包括阶段性放开进口煤,否则一旦日耗继续增加而供应上不来,煤价又得过快上涨。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阅读 1600 / 回复 0 / 赞 1
今年环渤海港口煤炭运量继续保持增势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平稳向好,投资、工业用电量同比增幅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房屋新开工保持强健。经济基本面对煤炭消费的拉动力度总体稳健,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有所回落,但钢铁、建材行业仍快速增长。随着我国东部和南方部分煤炭产能关闭退出,南方地区海上调入煤炭数量继续保持增加态势。受煤炭市场需求看好拉动,环渤海港口继续面临车船到港双多的良好局面。  今年一季度,全国发用电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一季度,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0.0%,其中,火电增长8.7%。沿海地区煤炭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今年1-4月份,在进口煤大幅增加1200万吨的情况下,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增运了295万吨。  随着煤炭先进产能的加快释放,主要出省资源集中在晋陕蒙宁夏四省(区)。在煤炭需求增长、先进产能释放、汽运煤集港叫停的情况下,运煤铁路和配套港口煤炭运输形势将继续看好,预计全国煤炭产量和铁路煤炭运量均有望增加1.5亿吨左右。今年,大秦线和朔黄线运量继续小幅增加,而蒙冀线蒙冀线运输制约区段将被打通,实现全线贯通;同步开通万吨大列,日均煤炭发运量将从目前的10万吨增加至12万,预计蒙冀线煤炭运量将增加2000-3000万吨。  环渤海港口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铁路运力支持,还有良好的集疏运条件支持;是我国煤运港口排头兵,在满足国民经济用煤需求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大秦、朔黄、蒙冀运煤专线直通秦皇岛、黄骅、曹妃甸港口翻车机房,能够为港口提供丰厚的煤炭资源。今年,煤炭需求回升,铁路运力支持;再加上对二类和一类口岸煤炭进口业务的限制,国内沿海煤运形势不错。尤其限制进口后,必然会拉动国内煤市份额增加,促使沿海地区用户对环渤海港口煤炭拉运量的增多。  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煤炭需求增加,以及上游煤炭供应充足、限制进口煤的情况下,预计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形势继续保持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上半年,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较为平稳,下半年,后程发力。预计今年,整个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量能同比增加3000-5000万吨。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阅读 1066 / 回复 0 / 赞 1
【转载】四月份沿海煤运再现转机

    四月份,正值大秦线春季集中检修时节,铁路发运量有所减少,秦皇岛港、京唐港到港煤车明显减少。四月份上半月,沿海煤市继续延续了不温不火走势,电厂消极拉运,港口船舶稀少,造成环渤海港口车船到港双低,库存稳定,市场煤价格继续下跌步伐。  下半月,煤炭市场出现峰回路转,随着沿海地区对进口煤限制措施的出台,沿海、沿江消费企业对国内煤炭需求有所提升;加之部分用户担心煤价上涨,存在抄底心里,拉运积极性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施工季节的到来,工业用电继续得到提振,下游水泥等行业开足马力生产,对低硫低水晋北煤需求增加,拉动市场复苏加快,国内煤炭市场终于迎来触底反弹时刻,港口煤炭运输形势明显转好。  今年以来,国内用电量和火电发电量保持增长态势,尤其四月份,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始终保持在68万吨左右的中位偏高水平,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煤炭需求不弱。而沿海地区对进口煤限制措施的出台,助推了国内煤炭市场需求的增加。一旦进口煤长时间受限,国内市场将得到复苏。  从4月16日开始,秦皇岛、黄骅等港口到港拉煤船舶开始增多,正赶上环渤海港口气候条件优越,适合煤炭装卸作业。秦皇岛、黄骅等港口抓住机遇,强化调度指挥,多装快运,两大港口装船数量高于调进,港口存煤出现下降,部分贸易商捂货惜售。  五月份,南方水电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火电压力减轻;而南方用电负荷仍主要依赖工业用电,民用电负荷不高,电厂日耗不会出现大幅增加。笔者预计,五月份,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煤数量会保持在65-70万吨之间。  尽管进口煤继续受限,但南方大部分电厂存煤高位,仍在消耗高位的库存;因此,五月份,沿海煤市需求不会走强,很难带动市场煤价格大幅飙升。五月份,受煤炭市场刚性需求拉动,环渤海港口到港拉煤船舶仍保持一定水平。上游方面,受大秦线检修完成,铁路积极增量补欠影响,进港煤车将明显增加,预计环渤海港口将面临煤炭供需双高,港口库存趋向稳定。

阅读 1099 / 回复 0 / 赞 2
主要发煤港库存为啥降了?

    数据显示,4月22日早6:00时秦港:卸车:全港4622车;装船53万;场存:内贸564万,外贸0万,合计564万;锚地煤炭船舶61艘,预到8艘;21日19:00起大风封航;昨日18:00时周边港口场存:曹妃甸港410.4万;京唐港561.7万    另有数据显示,截止4月21日,秦皇岛港存煤降至580万吨,黄骅港存煤160万吨,较4月7日相比分别下降了72和45万吨,两港合计存煤下降了117万吨。尤其近一周来,两大主力发煤港口船舶集中到港拉煤,两港存煤均出现快速下降态势,个别优质煤炭出现等货现象。主要原因如下:    大秦线检修影响,到港煤车减少    从4月7日,大秦线开始了为期24天的“开天窗”检修,检修开始后,大秦线每日发运量由检修之前的126万吨降至110万吨,降幅16万吨;而秦皇岛港日均到港煤车由检修之前的7700车降至6200车,每日少卸车1500车,少调进煤炭12万吨。此外,秦港也对自己的翻车机等设备适时进行检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卸效率。黄骅港煤炭调进量中规中矩,变化不大。    小户和贸易商发运量减少    受市场煤价格大幅下跌影响,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港口市场煤价格下跌了200元/吨。市场煤出现价格严重倒挂现象,挫伤了中小户和贸易商的发运积极性,部分发运企业保持观望,减少了向港口发运的数量,到港煤炭资源有所减少。    船舶集中到港,港口发运量增加    随着沿海地区对进口煤限制措施的出台,加之国内用电量和火电发电量保持增长态势,国内煤炭市场终于在四月下半月迎来触底反弹。从4月16日开始,到港船舶开始急剧增多。正赶上环渤海港口气候条件优越,适合作业。秦皇岛、黄骅港抓住机遇,科学组织生产,多装快运。16日—21日,秦皇岛港日均发运煤炭增至59.3万吨,而黄骅港日均发运煤炭达到60万吨,两港发运煤炭分别较上半月日均增加6.3和11.8万吨。两大港口装船数量高于调进,存煤出现快速下降也在意料之内。    综上,随着下游需求的转好,到港拉煤船舶继续增加。而大秦线检修正酣,秦皇岛港煤炭调进数量偏低,部分用户集中拉运黄骅港煤炭,造成两大港口存煤还会继续减少,一定程度上支撑港口市场煤价格加快企稳反弹步伐。来源: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

阅读 919 / 回复 0 / 赞 0
中国再次启用进口煤限制令 一类口岸首度入限

    为遏制一路下滑的市场煤价走势,守住国内煤炭行业的利润,中国政府决定再次启用进口煤限制政策。  近日,多位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目前部分口岸已接到了限制进口的口头通知,但并没有书面文件。  “目前看,进口煤限制主要以浙江、福建、广东以及广西防城港的码头为主,”易煤资讯研究院总监张飞龙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各个港口出台的限制政策并不一致,有的是延长通关,有的直接禁止二类口岸靠货,甚至还对一类口岸有所限制。  这是中国首度对一类口岸的进口煤进行限制。  中国口岸按开放程度分为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一类口岸是国家批准开放管理的口岸;二类口岸为省级批准,多是电厂自备码头,”中宇资讯分析师王秋力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界面新闻了解到,4月13日-16日,厦门港、珠海高栏港、广西防城港、广东新沙港均收到通知,或要求延长通关时间、外地用户不受理、劝退货物到港、加大抽检力度等,甚至暂停进口煤船靠卸。以上均为一类口岸的进口限制措施。  这是中国自去年首次实施进口煤限制措施以来的第二次启动。2017年7月,中国首次禁止沿海二类进口口岸经营煤炭进口业务,该措施一直延续到2017年底。但由于三、四季度煤炭需求旺盛,供应紧张导致动力煤价格一度飙涨至780元-800元/吨的年度高峰,进口煤限制措施为此饱受诟病。  “国家为了避免出现去年煤价暴涨的局面,对南方终端电厂进行了额度分配,对终端电厂用户进行了一船一议,并不是像去年一样进行一刀切,”王秋力表示。  张飞龙认为,当下实施进口煤限制政策的意图比较明确,是为了提振市场煤的需求及价格。一德期货煤炭研究员关大利也表示,该政策还是沿着将煤炭行业的利润留在国内的大思路。  目前,国内市场煤价进入“绿色区间”,价格为570元/吨左右,已低于目前580元/吨的长协均价(年长协和月长协的平均价)。但进口煤拥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基本维持在40-50元/吨内,随着上一轮进口煤限制在今年初放开,电厂对进口煤的青睐度急速升温,国内市场煤几乎没有市场。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一季度,进口煤的数量显著增长。国内进口原煤7541万吨,同比增长16.6%。3月,进口原煤2670万吨,增长20.9%,连续三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由于进口煤价格低,再加上现在电厂靠长协煤就够用,对国内煤价冲击较大,国家的进口煤限制政策也是想稳定煤价,”王秋力表示。  张飞龙分析称,目前进口煤限制的具体量级尚未明确,但沿海电厂的进口量将减少是毋庸置疑的。进口煤遭到限制之后,市场煤需求将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但他强调,进口煤限制措施并不足以直接扭转煤炭下行的趋势,但可能会带来一些市场预期的改观。  2018年以来,国内煤炭产量以及发运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季度国内原煤产量8亿吨,同比增长3.9%。其中1-2月原煤产量5.16亿吨,同比增长5.7%。大秦线1-3月累积发运量约1.14亿吨,同比增长9.85%。  目前,煤炭市场仍然处于库存累加阶段,供需关系宽松。截至4月16日,沿海六大电厂日耗68万吨,同比增长6.42%。“接下来的5月是比4月更淡的火电淡季,”张飞龙说道。  王秋力也表达了相同观点,目前未到用煤旺季,交通运输也未受限,且动力煤库存累加阶段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该政策对煤价的提振的效果有限。“但对于稳定市场心态起到明显的作用,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有止跌企稳的迹象存在。”她表示。来源:界面新闻

阅读 1075 / 回复 0 / 赞 2
物流瓶颈约束有限 内贸拉运需求趋稳

       本周期(4月10日至4月16日),环渤海各港合计调出量有所回升,合计调进量降幅收窄,且多数时间仍高于调出,港存继续保持高位震荡态势。  秦港方面,随着大秦线集中修的深入,铁路运输逐渐趋于顺畅,秦港进车稍有恢复,日均调进量下行幅度有所收窄,本周环比降2.1万吨。调出方面,日均调出量环比上涨3.3万吨,受个别省进口煤政策收紧影响,部分下游电厂调整采购策略,北上拉运积极性有所提升,周内到港锚地船舶小幅增加,空泊现象有所缓解,但封航和个别泊位设施故障检修等因素对装船作业造成一定影响,调出增量有限。在调出高于调进的情形下,秦港场存向下消耗。截至4月16日,秦港场存637万吨,较上周同期下降27.5万吨,锚地船34艘。  周边港口方面,本周国投曹妃甸港仍有封航,但较前期大幅缩短,日均调出量较上周继续小幅上行1.1万吨。随着蒙冀铁路的持续增量,大秦检修对曹妃甸港调进的影响弱化,日均调进量环比降幅已收窄至0.4万吨。在调进继续高于调出的背景下,港存仍略高于上周同期。截至4月16日,国投曹妃甸港存398万吨,京唐港(包括京唐老港、国投京唐港、京唐港36-40码头)存煤合计605.2万吨。  下游方面,目前沿海六大电厂日均耗煤量68万吨,较上周小幅上涨2万吨,日均库存约1390万吨,可用天数20天。尽管耗煤量略有回升,但近期发改委下发燃煤电厂整治意见稿,关停检修电厂范围或将进一步扩大,同时考虑南方雨水增多对水电冲击继续增大,后续依然面临一定回落风险。后期,随着煤价向绿色空间继续靠拢,市场预期有所放缓,但由于需求空间继续被挤占,下游采购持续性仍有待观察。来源:秦皇岛煤炭网

阅读 817 / 回复 0 / 赞 2
我国将在4月再度开启“煤炭进口限制令”

       根据最新消息称。此前传言的煤炭进口限制令在4月初再度开启。目前,福建、广东、浙江等几个主要煤炭进口省份均已对进口煤采取了限制措施,这是继2017年7月国家启动煤炭进口限制令之后第二度采取这一措施。  此前,一份文件显示,按照福建省福州海关的“电话通知”,福州市口岸工作办公室要求,从4月1日起,福州市福州港罗源湾港区的码头泊位在临时开放期间不得经营煤炭进口业务。此项政策涵盖福州港罗源湾码头有限公司、福建罗源湾鲁能海港有限公司、福建可门发电有限公司等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该份文件显示:福州地区相关港口的煤炭进口限制措施是“按国家压减煤炭进口政策统一要求”。言下之意应该是,这一政策不是福建地区独有,也不是专为福建地区制定。随后,经济观察网记者又从广东地区从事煤炭进口业务的一家贸易商处获悉,广东地区的二类口岸也暂停了煤炭进口业务。该贸易商所在的公司主要经营从印尼进口的煤炭,近期下跌的煤炭行情以及进口限制措施令该企业亏损不少。  4月12日,来自浙江杭州的一家能源进出口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浙江地区的二类港口目前也已经进入被限制状态。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进入2018年,中国进口煤炭规模同比增长明显:2018年2月份,中国进口动力煤(包含烟煤和次烟煤,但不包括褐煤)949万吨,同比增长46.45%,进口额达8.21亿美元。2018年1-2月累计进口动力煤2123万吨,同比增长32.19%,累计金额17.75亿美元。2018年2月份进口褐煤793万吨,同比增长57.03%,进口金额4.24亿美元。2018年1-2月累计进口褐煤1813万吨,同比增长49.46%,总金额9.59亿美元。  在这些进口煤炭中,主要应用地区为东南地区省份,而东南沿海港口(包含一类、二类港口)为主要进口通道。来源:财界网

阅读 1066 / 回复 0 / 赞 2
正在加载,请稍后...

反馈信息

回复内容

举报内容

绑定手机号后,继续操作

6-20位字符,必须包含英文字母或数字

修改用户名和头像后,继续操作

    续费
富文本表格